教师简介
陈玉,中共党员,公共教学部公共外语教研室教师,副教授、吉林省双师型教师、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从事商务英语专业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工作十年。曾获得吉林省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院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获吉林省教学信息化大赛团队二等奖、吉林省第十一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院级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一、授课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二》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授课班级:19级空乘英语1班
教学内容:Unit 3 Manufacturing Text A
(词汇练习与口语提升)
教学实录视频网址:
http://mooc1.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11420557&knowledgeId=300430156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与制造业相关的单词及表达法;
2.能力目标:能运用英语介绍“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
3.素质目标(思政亮点):增强国家荣誉感,
弘扬中国创新精神。
三、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及难点:
1)牢记并灵活运用与制造业相关的单词及表达法;
2)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提升英语
口语能力;
3)培养学生国家荣誉感及自豪感。
2.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多模态
3.教学方法及实施:
1)启发法:
将单调的词汇学习转变为有趣的词汇游戏;
2)讲授法、练习法:
通过词汇讲授与练习,巩固词汇的使用方法;
3)讨论法:
通过课堂问答及互动,了解 “中国制造”的魅力
所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升英语口
语表达能力;
5)欣赏法:
利用音乐、视频等辅助材料活跃课堂气氛,做到
劳逸结合;
6)任务驱动法:
通过做课堂任务,介绍“中国制造”中典型的产
品在世界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4.教学使用平台及软件:
1)Welearn教学平台:签到、练习、任务及作业发布;
2)Wechat Group:课前课后交流沟通、互动答疑;
3)腾讯会议:课上直播讲解;
4)Filmage Screen:录制教学过程,总结问题。
四、教学过程
1.课前:
1)Welearn教学平台上传本次课教学材料,
设置课间互动问题及班级问答题;
2)Wechat Group 发布本次课网络教学安排;
2.课上:
1)Welearn平台 提前五分钟签到;
2)Wechat Group 发布腾讯会议号,邀请学生;
3)腾讯会议 进入直播教室:
A.Greeting 问候(同时播放一小段音乐)
B.Introduction 介绍 (本节课主要环节)
C.Implementation 实施 (具体步骤)
Step 1 Signing in (签到):
a. 检查并通报学生在Welearn平台的签到情况;
b.随机抽取8-10名学生语音通关。
Step 2:Warming up (暖场):
a.观看小视频:Hello China系列07 《月亮》;
b.问答:利用中国古诗词给出答案提示;
c.提升:与学生寻找共鸣、共情,表达期待。
Step 3:Training Camp (训练营)三部分
Part 1:Knowledge consolidation(知识巩固)
a. 复习单词:读音演示、学生模仿
b.词汇练习1 (选择搭配):
教师讲解、学生在聊天室抢答,前3名得分;
c.词汇练习2(选词填空):
教师讲解后,随机抽取5名学生回答;
Part 2:Capacity Training (能力训练)
a. 观看视频:《中国3分钟》系列之
《中国制造为何走红世界》
b. 课堂讨论:随机点名或学生主动回答
c. 教师引导:讲解答案、总结提升、任务引入
d. 发布问题:提出要求、学生准备(同时播放一段音乐缓解疲劳,激发学习动力)
e. 学生汇报:随机点名或学生主动回答(根据时间,确定回答人数)
f. 教师总结:答案分析并发布没有回答问题的同学需要上交任务作业的时间;
Part 3:Quality Promotion (素质提升)
教师简要总结“中国制造”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举例讲解中国制造中让我们引以为傲、享誉
世界的著名品牌,进而寻找共鸣:为中国制造
骄傲、为中国速度骄傲;并提出对学生们的期
望: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Step 4:Assignments(作业):
a.告知上交作业的截止时间;
b.汇总并提醒作业内容;
Step 5:Self-Check (学生自查):
给出本次课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检查达标情况。
D.向学生致谢与道别(播放音乐)。
3.课后:
1)Welearn 平台下课签到
2)Wechat Group 作业提醒并答疑
五、教学小结
(一)教学反思
1.环节安排:本节课整体环节逻辑合理,过渡自然。但在第三环节的第二部分能力训练中,学生稍显迷茫,参与积极性有所减弱,任务设置需再具体一些。
2.时间安排:本节课整体时间安排紧凑,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时间安排侧重得当。但在第三环节的第三部分素质提升中,剩余时间短,讲解稍有匆忙,需在下次课课前几分钟做进一步补充与巩固。
3.互动安排:师生互动整体顺畅,在每个环节及环节过渡的互动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回答与响应。但由于网络等原因,学生在课堂聊天室的反馈不够及时,稍有卡顿;仍有个别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在今后的互动与问答安排中,还需考虑整体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进一步调整互动活动的难度。
(二)教学特点
1.构建“课程思政”的教学框架:本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精选传播正能量的语料(音频、视频等),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语料使用的环节与任务,既做到“润物细无声”,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良好态度与心理素质,对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2.营造生动的语言环境:注重英语语言日常气氛的培养;充分利用正能量的网络信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聊天软件等途径分享给学生,积极与学生线上沟通,并尽量做到全英语言授课环境,为学生打造“磨耳”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教学过程的实效性:针对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整合筛选教学语料,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课堂交流时间,讲解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着重能力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可以引起共鸣与共情的任务及问答,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的语言学习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
撰稿人:陈玉
负责人:关尚杰
推荐部门:公共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