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思想教育>>校园新闻>>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联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联精神“红色旅游行”大学生筑梦之旅活动的函》文件要求,我院组织了48名优秀学生,由分院学工干事冯泽奇老师带队,随行校医王芳老师,1015日中午与吉林财经大学、长春财经学院以及吉林外国语大学一同出发,开始了一段为期五天精彩、充实的“红色旅游行”。

“红色旅游行”的前两日同学们先后到达了通化市和临江市,参观了杨靖宇烈士陵园、抗联纪念馆以及陈云同志故居。陵园内,松柏参天,郁郁葱葱,宏伟壮观,让人肃然起敬。在抗联纪念馆内看到了杨靖宇将军生前用过的每一件物品,讲述着抗联的动人事迹,使人感触颇深。在杨靖宇将军的率领下,东北抗联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情况下,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不仅体现出中国人“誓死不为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精神,更体现出一股极其强烈的民族气节,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雄伟的依靠!

  微信图片_20181022140053

同学们向杨靖宇以及其他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行礼

  微信图片_20181022140118

学生代表向杨靖宇同志敬献花篮

  微信图片_20181022140947

参观东北联军纪念馆

  微信图片_20181022140125

同学们认真听着讲解员的讲解

  微信图片_20181022140129

老师与同学们在纪念雕像前合影留念

在临江市同学一起参观了陈云故居,房屋内,陈列的生活用品简单朴素,一切都摆放的整整齐齐,井然有序,切实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困难、同仇敌忾、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微信图片_20181022141629

同学们依次进入陈云故居内参观

第三天同学们来到了四保临江纪念馆,在四保临江纪念馆,同学们看到了大量的珍贵实物和照片。有烈士杜光华师长的大头鞋和军大衣,有当时战士们使用的发报机、机枪、手枪、大炮等各式武器,还有临江人民当年支边时使用的牛爬犁、水舀子、纺线锤等文物。模拟战场,形象逼真,如同真正的置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看着战士们浴血奋战,英勇无敌,那大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看着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爬冰卧雪、艰苦卓绝的斗争年代,深切感受到革命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微信图片_20181023085904

同学们在纪念碑前认真听着讲解

  微信图片_20181023085917

馆前与同行三所高校同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财经学院和吉林外国语大学)合影留念

参观完四保临江纪念馆后,同学们来到了陈云公园。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陈云同志一生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要向他学习艰苦朴素的作风,勤俭节约。陈云同志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示了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随后我们和同行三所高校(吉林财经大学、长春财经学院和吉林外国语大学)开展了一次朗诵活动。

  微信图片_20181023090358

在陈云公园内陈云同志雕像前学习“陈云精神”

  微信图片_20181023090403

文化旅游学院的同学们在朗诵活动中服装整齐划一,气氛慷慨激昂

在靖宇县参观了靖宇殉国地,在这里由县委党校的老师为大家生动的讲解了当年杨靖宇将军是在如何艰苦的条件下,率领众将士一同对倭寇进行殊死的搏斗。

  微信图片_20181023090607

文化旅游学院队伍整齐向纪念碑前进

  微信图片_20181023090618

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第五天清晨,同学们背起行囊开始这一上午的从走抗联路之行,驱车来到了桦甸市红石公园,沿路从林密布,山势险峻,即便有后期人为修砌的山间栈道和梯阶,攀登起来也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不禁让人想起抗联的先辈是如何在这蜿蜒陡峭的山脉里与敌人周旋和游击的情景。

  微信图片_20181023091352

同学们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微信图片_20181023091403

同学们克服恐高,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这五天“红色旅游行”的点点滴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山川之美,体会到了革命的艰辛,看到了祖国的壮大和繁荣昌盛。无论是亲身体验还是党课教育,让同学们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洗涤。

 

 

 

文化旅游学院

2018 1022

上一条:会计学院学生会成功举办2018... 下一条: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开展“不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