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图书馆自“创青春 享阅读”校园读书月以来,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5月24日晚5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在图书馆二楼教参室举行。读书会主题为“共读一本好书 点亮一盏心灯”, 本期分享的书目为十八世纪英国长篇历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读书会上,来自三个校区的同学以书会友,分别作了自我介绍。赵新宇老师详尽介绍了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生平和创作时代背景,《鲁滨逊漂流记》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常立民老师带领大家对作品内容进行了导读。本书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荒岛求生的故事:他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却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努力,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历经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了故乡。常老师与书友们回顾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劳作细节:如何建房、采摘、打猎到种植、驯养,自制工具、制陶、做面包、造船等,见到脚印后如何重新陷入恐惧,以及遇到星期五、食人生番、搭救遭遇叛乱的船长和收复大船的战斗等生动细节;救过鲁滨逊的西班牙船长对他的种种善行,以及他逃离和富有后对老船长的种种感恩回报。常老师带领大家对经典片段进行了诵读,分享了契约精神,并向同学们推荐了法国作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教养、诚实、公义、信用,很多黄金时代英国的美好价值观,都写在这本书里,想要知道什么叫清教徒,什么叫圣骑士,什么叫男子汉,《鲁滨逊漂流记》是最好的入门读物。
包丽媛馆长做了精彩的阅读分享:鲁滨逊厌倦宁静舒适的平庸生活,一心想通过艰苦的努力去创建他的事业,虽然历尽艰辛仍不回头。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在倡导“双创”的今天,具有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鲁滨逊的乐观和勇气是可嘉的,为了生存做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事情。他之所以能逃出荒岛,和他的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生活态度有关,改变困境就得有这种信念支柱。接着,同学们围绕人物与故事主线,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爱尚书社社长王启迪的分享关乎勇气与梦想,副社长曲春波的发言观点鲜明,可圈可点。同学们各抒已见,涉及勇敢、智慧、意志坚强、热爱劳动、实干精神等诸多做人的美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结束后,包馆长还向大家征询了办好读书会的意见和建议。


读书会前十余天,图书馆通过微信平台和网页、借助团委和爱尚书社读书群等多渠道多角度发布通知,并通过网络提供了便捷的电子书和有声书。同学们会前认真阅读,会上积极参与分享,读书会取得了极好的反响。图书馆煮了滴滴香浓的咖啡给书友们,这里,不仅有学习有生活,更有诗和远方。
最是书香能致远。图书馆将持续举办新颖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氛围,培育人文情怀,将图书馆打造成文化宣传的阵地。阅读推广,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书馆
2017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