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接受实践检验 考核教育成果

——2014级会计电算化(3+2)班毕业汇报会圆满结束

信息来源:会计学院 发布日期:2017-07-11

      2017年6月29日上午8点,在院部教学楼A212教室,会计学院组织的2014级会计电算化(3+2)班毕业汇报会如期举行。会计学院院长李昕、副院长林冬梅、教研室主任宣胜瑾和张立伟、任课教师代表王宏、辅导员魏爽以及43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汇报会,汇报会由副院长林冬梅主持。

      2014级会计电算化(3+2)班是我院第一批高职——本科衔接的班级之一,在会计学院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已完成了全部学业内容并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转段考试,即将转入吉林工商学院开始本科段的学习。为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育人、岗位育人的办学方针,会计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岗位认识实践》和毕业前《综合社会实践》两门社会实践课程。这次汇报会既是学生在完成全部校内学习任务后,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毕业前《综合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会,更是会计学院首批高职——本科衔接的试点班接受实践检验,全面考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验证会。对此,会计学院高度重视,在开展《综合社会实践》前进行了动员、布置,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检查、指导和监督,并明确了实践目的、实践内容以及课程考核的形式。课程结束后每人上交1份《实践心得》并准备8分钟的PPT汇报。在小组汇报初选的基础上,推选出刘乙鑫、刘明妍、曲悦、张子博、辛依芮、曹爽、牛雨涵、盛颖、孙书博9名同学分别代表8个不同岗位的社会实践类型在交流会上进行大会交流。被推选出的8个社会实践类型涵盖了话务员、销售员、收银员、培训教师、企业办公室人员、政府机关秘书以及自主创业当老板等多个岗位,遍布企业、政府、公益组织等不同领域。9名同学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经历总结出了职业态度、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诚信感恩、勇于尝试、不断学习、明确目标、肯于吃苦、做好细节等方面对适应社会与岗位需求、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及发挥专业优势在自主创业中的助力作用。汇报学生自信的表情、流畅的表达、精辟的总结、精美的PPT制作以及感恩、乐观的心态极大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在9位同学完成了精彩的汇报之后,与会的每一位老师都做了精彩的点评,并像高三班主任送别考生一样,怀着依依不舍之情,分别从立志、做人、创新、思考、责任、能力、合作、学习等不同侧面,结合同学们的现实状况及薄弱环节,对即将开始的本科段学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提醒。一次次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一双双泪眼婆娑的双眸见证了师生之间的款款深情。

      此次汇报会的成功举行,不仅是对会计学院高职——本科衔接(高职段)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开放式实践育人成果的检验,更是会计学院总结经验,以备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高质量地完成2015级会计电算化(3+2)班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一次学习与积累。它必将推动会计学院以更高的标准、更切合学生职业规划的具体要求改进工作,在服务并陪伴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学生质量的双提升。



2017年7月1日